无尘车间建设标准有哪些?

无尘车间的建设标准(万级无尘车间)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洁净度、噪声控制、微振控制、建筑防火和疏散、压差、气流流型和送风量、风管、防排烟、给水排水、工业管道、电气等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标准和规范:

  1. 空气洁净度:这是无尘车间的核心指标之一,通常按照ISO 14644标准进行分类。该标准将洁净室分为从ISO 1到ISO 9的不同等级,数字越小代表洁净度越高。例如,ISO 5级(相当于美国联邦209E标准中的Class 100)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.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不超过3,520个。

  2. GMP标准:对于药品及医疗器械行业来说,需要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,其中规定了洁净室的洁净度等级、空气流向和质量要求等,并将其空气洁净度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。

  3. 表面洁净度:无尘车间内部的所有表面,如地面、墙壁、天花板以及设备,都需要保持清洁,不能有灰尘或其他污染物。

  4. 温湿度控制:为了保证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,通常需要控制无尘车间内的温度在20℃~25℃之间,相对湿度则保持在40%~60%之间。

  5. 通风系统:必须有足够的新风供应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更新,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。这通常涉及到高效过滤器的使用,以及合理的气流组织设计。

  6. 其他设施:还包括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、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、适当的消防设施等。

  7. 验收标准:无尘车间建成后的验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,需要对空气质量、噪音水平、照明强度等多个参数进行测试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行业的无尘车间可能还需要满足特定行业的附加标准或指南。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,应当根据具体的行业需求来确定无尘车间的设计、施工和验收标准。

闽ICP备2023004317号-1